铜仁学院是2006年2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系1920年成立的铜仁明德中学。在90年的办学历史中,为社会输送了成千上万名各级各类人才,其中多数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曾多次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誉为“文明学校”,被国家文明办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
学院位于“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地区铜仁市北郊美丽的锦江河畔,环境优美。现有校本部、北校区和东风林场校区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32.53万平方米(3488亩),校舍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拥有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及语言、物理、生物、化学等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现代化教学实验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23.26万元。图书馆为省级优级馆,藏书76万余册(含电子图书约24万册)及中外文6个数据库等电子图书资料。有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报。成立有黔东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了“黔东人物馆”和“黔东书画馆”。建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贵州考试中心考点、全国英语水平等级考试贵州考试中心考点、铜仁地区教师资格培训及考试考点;是铜仁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旅游培训基地和其他各类应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师资701人,高级职称师资130人,专任教师459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6人,副高职称教师102人,博士2人、硕士143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2人;外籍教师9人。教师中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人,主持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1人,铜仁地区地管专家4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有1人受聘担任省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外聘教师11人,其中外籍教师4人。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888人,其中本科生3821人,专科生4057人。
学院目前设有12个系、2个教学部和1所附属中学,有涉及文学、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48个专业。学院在加强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努力适应规模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增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特色优势明显、生命力较强的新专业,尤其是非教师教育专业,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目前学院已设置本科专业21个,每年可望增设本科专业3―4个,逐步从以专科教育为主发展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以教师教育为主发展为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举的综合性地方学院。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办学内涵,积极推进三大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新校区建设),做到本、专科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规模与质量并重。学院立足黔东,面向全国,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使命,现已成为铜仁地区在“科教兴铜”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十分重要的人才基地。
根据铜仁地委、行署构建川硐教育园区的整体规划,学院新校区重新定址于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占地共650余亩,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是建设大学校园的理想场所。学院现正努力加快川硐新校区建设,已与2011年1月16日破土动工,力争2-3年内整体搬迁,实现一校一址。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师资701人,高级职称师资130人,专任教师459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6人,副高职称教师102人,博士2人、硕士143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2人;外籍教师9人。教师中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人,主持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1人,铜仁地区地管专家4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有1人受聘担任省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外聘教师11人,其中外籍教师4人。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正在整理该学校数据,请耐心等待。
专业设置
None
重点学科
重点专业
学院目前设有12个系、2个教学部和1所附属中学,有涉及文学、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48个专业。学院在加强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努力适应规模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增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特色优势明显、生命力较强的新专业,尤其是非教师教育专业,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目前学院已设置本科专业21个,每年可望增设本科专业3―4个,逐步从以专科教育为主发展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以教师教育为主发展为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举的综合性地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