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境内生能在国内医疗单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学教育和科研部门胜任医疗、预防、医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医学专业人才。境外生能够考取当地的临床医师资格。
二、基本要求
1、具备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遵纪守法。
2、系统地、扎实地掌握临床医学所必需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能基本处理疑难重病;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中医学基本知识。
3、获得医学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具有以实际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并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4、能够娴熟阅读本专业的中英文书刊、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三、修业年限
1、修业年限为五年。
2、时间安排:
公共基础课程0.5年;
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临床理论和见习,时间3.5年;
毕业实习1年。其中内科15周、外科12周、妇产科6周、儿科6周、传染科3周、急诊科2周、心电图2周、放射科2周、机动2周。
四、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六、主要课程
人体系统解剖学、人体局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中医学、全科医学概论、英语(境内生)、中国传统文化(境外生)。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每个自然班由一名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带教。采取多媒体、3D、讨论、假设、实验操作、验证等形式进行。社区医疗服务的见习和实习安排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熟悉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掌握全科医疗服务的开展内容及实施方法。临床课都在医院上。医院床边见习每组学生不超过10名,手术室见习每组不超过3名,由指定的临床医师带教。临床医学的实践性教学通过病房实战教学:通过分析病例,反向分析疾病进程所涉及的致病微生物、致病基因等致病原因和检测方法;细胞学、生物化学、代谢、免疫、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检验方面的证据;病人临床症状、体征与解剖组织病理学变化、病理生理进展、影像学(X射线、CT、MRI、PET、SPECT) 变化特点之间的关系;疾病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原则的确定,急救治疗、药物、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实施,不良预后的前瞻性预防措施、随访记录;病人问诊、病历记录、巡视病人、病情临床基本操作。临床实习期间住在医院,在每个科室实习后都要有严格系统的理论、分析、操作能力考试。
八、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为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应按各门课程的教学进程表规定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分考试、考查两种。考核可采用闭卷、开卷等方式进行。必修课均为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记分。学生必须取得必修课的总学分,方可毕业和申请学位。选修课为考查课程,按百分制记分并折算学分(包括指定选修课),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18个学分。在每一科实习结束进行床边考查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各门课程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要求,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学生自学、综合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按时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