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
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
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
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
助威呐喊,
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
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
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
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
湘累已逝,
惟有万千断肠句。
扫码学更多!
注释
虎符缠臂:指用布料制成小虎形,缝缀在儿童臂上,这样可以避恶消灾。
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
怀王:即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国君。他曾破格任用屈原进行改革,但变法半途而废。
昏聩:眼花耳聋。比喻愚昧,糊涂。
异客:做客他乡的人。
淫淫:流落不止的样子。
译文
到了虎符缠臂的五月,又迎来了端午佳节。家家门前挂着青翠的艾蒿菖蒲,孩子们在野外放着风筝。人们端着飘香的粽子,携带着酒樽肉俎,到江边看龙舟竞渡。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楚怀王愚昧糊涂,楚国悲惨地被秦国灭亡。身处异乡的游子,情思满溢,涕泪涟涟,双鬓的头发不知道斑白了多少?新亭对哭早晚哀,眼枯泪尽陵阳处。屈原在汨罗江畔投江而逝,只留下了无数的让人痛断肝肠的诗句。
作者简介 -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