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马融”三句: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不注重名教礼节,曾设立帷帐,前面讲课,后面设立女乐。绛帐,红色的帷帐。
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后泛指授徒讲学之处。
“贤人”二句: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其中最著名的有72人,这里用“七十”取其约数。
振铎:摇响铃铛。古人布政施教时,常常摇铃铛以吸引民众。
舌耕:用口舌授课换取粮食,即以教书谋生。
西宾:坐在西边的宾客。古时对家庭教师的尊称。
函丈:古时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函丈指代讲学的坐席。
束脩:送给老师的报酬。脩,古时指干肉。
桃李在公门: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累累。
首蓿长阑干:形容教师的俸禄少,饮食很差。
过:超过。
谓:说。
“未得”二句: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
“称得”二句: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真传”。
杨震:字伯起,东汉时人。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但不愿做官,一生以设授徒为已任,学生多达数千人,当时人称“关西夫子”。
贺循:字彦先,魏晋时人。他博览群籍,尤精礼传,朝廷有难题的时候就去问他,他都能依经礼而回答。时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苏章:西汉时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老师。
游杨:宋代人游酢(zuò)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两人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醒来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时雨:合时令的雨。
译文
东汉的马融设帐授徒,前面教导弟子,后面却有女乐为伴;孔子在杏坛讲学,先后培养了三千多弟子,其中有名的就有七十二人。形容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做“设帐”,又叫“振铎”;谦称自己设立教馆讲学叫做“糊口”,又叫“舌耕”。家塾老师被称作“西宾”,老师的座席被称作“函丈”;在家里设学堂教学叫做“家塾”,学生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桃李在公门”,是用来形容教的学生特别多;“苜蓿长阑干”,是说老师待遇不好饮食差。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比先生优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还没有进入师门的叫做“宫墙外望”;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真传”。杨震的学生有数千人之多,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们称他是“关西夫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传,人们都称他是“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是形容苏章拜师求学的殷切,“立雪程门”,是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成,感谢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润和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