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学院是全国妇联所属、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一所女子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及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任学校名誉院长。
学校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49年由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亲手创建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后更名为全国妇联妇女干部学校。1984年升格为全国妇联管理干部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成人高校。1995年迁址扩建,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于1996年开始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为普通本科高校。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坐落在北京亚运村东,毗邻奥运村,是一所具有女性特色的现代化花园式高校。学校目前设有七个学院三系二部,即社会与法学院(下设女性学系、社会工作系、法律系)、管理学院(下设人力资源系、经济管理系)、教育学院(下设学前教育系)、艺术学院(下设艺术系)、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中华高丽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外语系、计算机系、金融系,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设有18个本科专业,即:女性学、社会工作、学前教育、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英语、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社会学、审计学、对外汉语、应用心理学和文化产业管理。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学校师资队伍精良,教学设备先进,图书资料丰富,校园文化独特,办学特色鲜明,妇女理论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学校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妇女事业发展服务,为妇女国际交流和政府外交服务;坚持“学科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环境美校”的治校方略;坚持培养具有“四自”特质和创新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和公益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女性人才。学校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往来,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华女子学院正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迈向集女性高等教育、女性理论研究、女性对外交流、女性图书资料信息为一体的高水平女子大学。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队伍精良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法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藏学院
政治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计算机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交通与工程系
蒙古语言文学系
体育系
艺术系
各院系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 院
系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系 经济学 保险实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公共管理系 行政管理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公共事业管理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MPA) 旅游系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MBA) 旅游管理 财务会计系 财务管理 会计学 电算会计 工商管理 法学院 法学 民商法学 法学理论 经济法学 法律硕士(JM)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文秘) 语文教育 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广告学 学前教育 文艺学 学前教育 历史文献学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 藏学院 藏语言文学 藏语言文学(玉树大专班) 藏语言文学 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养 宗教学 逻辑学 历史文献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英语 英语教育 英语(师范) 日语系 日语 日语(藏日) 日语系(蒙日) 阿拉伯语 社会发展学院 社会学系 社会工作 中外政治制度 应用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系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政治学与行政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系 化学(师范) 化学教育 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药学系 药学 物理化学 药物制剂 药物分析学 生物与生物工程系 化学生物学 生物化学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科学 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教育 逻辑学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统计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子商务 网络工程 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通信技术 物理学 应用电子技术 通信工程 物理教育 教育技术学 蒙古语言文学系 蒙古语言文学 蒙古语言文学 艺术系 艺术设计(民族工艺美术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艺术设计(现代工艺美术方向) 艺术设计(广告设计方向)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音乐学(民族声乐表演方向) 交通与工程系 交通运输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交通工程 土木工程 体育系 民族传统教育 体育教育 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机车车辆 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 机电一体化专业 预科教育学院 预科生(本科预备生)
专业设置
None
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
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一支伟大力量,只有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发掘妇女的智力资源,发挥妇女的智慧潜能,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充分解放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进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妇女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大力加强妇女教育,始终是中国教育制度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女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新中国妇女教育事业的历史篇章。50年来,这所学校,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为新中国妇女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妇女人才、妇女干部。她们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战斗在各个岗位上,转为普高院校以后,学院提出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安排好课程内容和设置。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并且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好评,知名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我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教学,一入学就有一个自我规划的过程,将学校过程与自我发展以及未来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例如本院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在全国各高校当中属于较早设置的一个专业,该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事社会服务管理、社会福利传递与社区发展的复合实用型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价值观与技能,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具备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该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各中学、大学内的心理咨询等工作,或是一些事业单位、福利单位等。
而本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工作单位80%以上在各大小幼儿园,有一部分为幼儿机构、幼儿杂志社或是幼儿教育、幼儿保舰咨询管理等方面,今天的中华女子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女性人才培养和研究的重要基地,并正向更高水平攀登。
重点学科
重点专业